淡水河垃圾去哪了? 環團實驗:擱淺河岸

國語日報|李庭芝、實習記者陳修婕/臺北報導 (2022/8/25)

臺北市民權國中學生何姵儀(右起)、謝依伶,參與淡水河漂流木片實驗。 攝影/高修民

臺灣湛藍海洋聯盟、澄洋環境顧問與臺北市民權國中,昨天發布「淡水河漂流物實驗」成果。過去常認為河川漂浮垃圾會順流而下,成為海洋廢棄物,這次在淡水河投放木片作為模擬漂流物的研究,卻發現木片在投放不久後,就因為東北季風、潮汐等影響,堆積在河岸。

 澄洋環境顧問公司執行長顏寧說,荷蘭研究團隊曾以數學模型計算後,將淡水河列為全球排放最多垃圾入河的河流第十七名,然而過去與荒野協會合作調查時,發現出海口的海廢多以漁網、漁具為主,河川垃圾多是塑膠袋、寶特瓶等民生用品,兩者似乎無直接相關,因此有了這次實驗的構想。

 團隊以手掌大小、可自然分解的木片,模擬河川中常見的生活垃圾,並由民權國中師生協助標記聯絡資訊並投放,共在河中投入一千片木片與三個GPS瓶。隔日團隊與師生乘船沿河道搜尋,共回收兩百二十六片。

 顏寧說,回收的木片中,有百分之九十九會在投放點五公里內擱淺,其中更有百分之三十一的木片,沒離開投放點一公里處。一般認為木片會順流而下,但實驗發現,有百分之八十二的木片因漲潮逆流到上游處擱淺,GPS浮標也記錄到類似狀況。其餘沒找到的木片,推測可能擱淺至植物叢、淤泥深處,難以發現。另有十片木片由公民科學家拾獲回報,多數位於淡水河流域內,但最遠的一片漂到宜蘭礁溪海岸。

 受東北季風影響,多數木片在淡水河左岸堆積,這些地方同時也是垃圾、死魚、竹木的堆積熱點。顏寧建議主管機關可納入參考,加強清理堆積熱點。  參與實驗的民權國中學生謝依伶表示,搜索木片時,看見草叢中有很多垃圾和死魚,很難想像美麗河川竟有這麼多垃圾。何姵儀則說,這次實驗讓她知道,製造垃圾時,要思考後續處理必須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