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亞洲電台-“白色恐怖”渗透台灣海峽 餐桌也淪陷

自由亞洲電台 撰文:麥小田 責編:許書婷 (2022/10/28)

大量发泡浮具随海流入侵台湾离岛,澎湖海岸放眼一片白茫茫,推估来自中国的养殖渔业。 (海涌工作室提供)

入秋天涼,一波波冷鋒通過東海到達台灣海峽附近海域,中國華南沿海漁民忙著拉起一串串肥美的牡蠣,台灣蚵農也趕忙把養殖浮棚拖到外海,這一帶海域是全球最大的牡蠣產區,不過,波光粼粼中卻泛出「白色恐怖」。

發泡浮具堆出白色海岸

「馬祖很多島嶼的海灘,可能整片是雪白的。」曾在當地調查海漂垃圾的台灣澄洋環境顧問執行長顏寧說,「居民只能先清理比較大塊的保麗龍浮具,有些人會用篩網慢慢篩(碎屑),不過,這真的是緩不濟急。」

「冬季,澎湖島嶼受風的北面,很多海洋垃圾被吹上岸,我們的船靠近一看,整個海灘都是白色的。」台灣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東良掩不住驚訝的口吻,保麗龍塊和碎屑在海岸覆蓋一層雪色,在黑色玄武岩壁的襯托下更顯得搶眼,打從2018年起黑潮團隊展開台灣沿海塑膠微粒調查計劃,「從地理位置來看,澎湖有如台灣海峽上的海廢吸塵器。」

福建是中國養殖牡蠣的最大省份,金門鄰近廈門,白色污染首當其衝。 (澄洋環境顧問提供)

保麗龍是由聚苯乙烯(PS)製成的發泡塑料,中國漁民管它叫「泡沫浮球」,常用作養殖牡蠣的浮具,每年東北季風報到,這些白色浮具隨著季風、海流,大舉流向馬祖、澎湖和金門海岸線,堆滿整個海灘。緊鄰廈門的金門始終甩不掉白色污染噩夢,「以海漂廢棄物來看,保麗龍佔的數量滿多的。」金門縣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科長黃杏玲從淨灘中觀察,「這幾年海廢保麗龍累積了大概100噸左右。」

今年10月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和澄洋環境顧問彙整調查結果、出版《西海岸漁業廢棄物圖鑑》,收錄台灣西海岸常見的廢棄漁具,中國、日本、韓國和台灣的養殖浮俱全都入列現形,也揭開白色污染的黑洞深淵。

牡蠣大國盤據東亞海域

近年中國大力發展海上養殖,攤開《中國漁業統計年鑑》,2019年中國牡蠣海水養殖產量達到522萬噸,其中福建省是最大產地,產量高達201萬噸,其次是廣東省114萬噸,牡蠣不但是中國最主要的經濟貝類,更讓中國拿下世界第一頭銜,養殖漁業廢棄物也成了頭疼的問題。

東亞沿海是全球最大的養殖漁業產區,中國、韓國、日本、台灣名列全球十大牡蠣產地。 「國外學者研究發現,近年海水養殖的廢棄物已成為海漂垃圾的顯著來源,而漁業產生約18%的海洋垃圾。」顏寧憂心說,「韓國政府甚至直接點名,保麗龍是沿海污染的罪魁禍首,近年當地研究也在牡蠣、花蛤、淡菜、扇貝中檢測出塑膠微粒。」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養殖牡蠣生產國,囊括全球近9成產量。 (路透社)

保麗龍由於價格低且浮力佳,向來是養殖業使用的主要浮具,不過它也容易磨損和碎裂,經過風吹日曬雨淋、浪濤淘洗後,很快碎化成細屑粉粒,混入沙灘或隨波漂流,白色污染有如癌細胞快速增長,蔓延滲透東亞海域。

顏寧指出,中國的牡蠣養殖產量佔全球86%,光是福建省的產量就是台灣的100倍,不只是牡蠣,養殖海帶、紫菜、龍鬚菜和鮑魚等也會使用各種浮具,以保麗龍最普遍;韓國養殖牡蠣、海帶和海膽都會使用保麗龍浮具,每年使用5000萬個浮具、廢棄的保麗龍浮具約為380萬個,而日本牡蠣產區主要集中在瀨戶內海,廣島產量佔了全日本6成,當地每年約使用40萬個保麗龍浮具、2.6億根牡蠣管,以及600萬個塑膠墊片。 

台灣的浮筏式牡蠣養殖主要分佈在台南、嘉義和雲林沿海,學者估計雲嘉南大約有2萬4千棚,台灣每年約使用12至20萬顆保麗龍浮具,每年遺失或遺棄3萬6千至6萬顆。 「今年我們用公民科學家方式走訪全台海岸,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四縣市的養殖漁業廢棄物超過6成,是其他縣市的2倍。」顏寧從海廢調查中找到佐證,「海岸常可以看到大量保麗龍、蚵棚竹架堆積的狀態。」

「夏季,台灣西南和東南海域的發泡塑膠佔比達到最高峰,西南沿海的佔比高達81.6%,東北海域為16.7%,我們推估東北海域的發泡塑膠極可能來自西南沿海的牡蠣養殖廢棄物。」林東良說明黑潮團隊的塑膠微粒調查結果,研究人員進一步以科技部的洋流資料庫進行模擬,「模擬結果顯示,西南海域的發泡塑膠大概2至3週的時間就可以漂流到東北海域。」

中國的發泡浮具(保麗龍)多為圓筒形,外表吸附雜質,回收處理難度高。 (金門縣環保局提供)

中國「海漂大軍」犯台

不過,漂流到台灣離島的保麗龍,大多是「中國出口」,儘管福建省從2018年宣布打擊白色污染,這幾年馬祖、金門、澎湖仍有大量的保麗龍浮具入侵海岸線。顏寧表示,中國的養殖量非常龐大,一定會有某部分流出,或是溢散到環境之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台灣離島。

「距離真的太近了,尤其像金門,跟廈門很近,金廈交界的海域就有大規模的海上養殖,只要東北季風一來,或是豪大雨、颱風、梅雨,大量保麗龍就會沖刷到金門海岸上。」顏寧說,「澎湖的海漂垃圾不只有保麗龍,寶特瓶也很多,大概8、9成都是來自中國。」

雖然保麗龍浮具沒有產地或簡體字標示,從外觀可以追溯身世來源,顏寧指出,長方形保麗龍大概是台灣的,圓筒形可能來自中國、韓國,尤其中國漁民會使用比較便宜的浮具,例如把碎成塊狀的保麗龍、包覆網套後繼續使用,台灣漁民很少使用這種方式,因為保麗龍會持續破碎、不好用,每當東北季風開始,台灣西部或北部海岸也可以看到這些境外的保麗龍。

台灣海湧工作室執行長陳人平用“海上畚箕”來形容澎湖,他在當地發起海廢保麗龍的回收行動「屠龍計劃」,一行人淨灘足跡深入澎湖的西嶼、白沙、湖西、花嶼、將軍、東吉和基隆嶼,「一些離島的保麗龍數量,誇張到我們好多人撿了一個下午,好像沒撿過一樣。」

海廢保麗龍很棘手,污染問題難解,回收也是難題。陳人平指出,保麗龍的密度低、體積大,回收成本高,加上保麗龍容易破碎、吸附油脂和雜質,或者有些附著生物會鑽進保麗龍里面,甚至外層包覆網具,這些都增加了回收處理的難度。

東亞海域的微塑膠污染嚴重,不少研究在牡蠣體內檢測出塑膠微粒。 (海湧工作室提供)

「屠龍計劃希望讓大家了解海廢保麗龍的問題,也讓大家理解海廢保麗龍雖然很髒、不好回收,還是有機會做處理。」陳人平談起「屠龍」的出發點,儘管「屠龍」斬不斷前仆後繼上岸的保麗龍,他們找上齊輝環保科技公司協助、回收製成未發泡的聚苯乙烯,回收有了開端。去年,光寶科技和齊輝也聯手在金門、澎湖推動海廢保麗龍再生計劃,回收再製成滑鼠、鍵盤,嘗試各種循環經濟的可能性。

微塑膠端上餐桌

不過,微塑膠污染已經難以扭轉,近年不少研究發現,東亞沿海的魚貝生物體內含有塑膠微粒,2017年發表的國際研究顯示,中國沿岸17個站點採集的養殖牡蠣,高達84%含有塑膠微粒。顏寧指出,根據韓國學者在2013至2014年的調查研究,韓國海岸微塑膠有99%是保麗龍,而日本藤枝繁教授在廣島灣34處海岸調查,發現保麗龍碎片佔了99.5%,所以保麗龍浮具會對附近海岸造成嚴重的微塑膠污染。

陳人平說,今年台灣海洋大學研究團隊刊登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期刊的論文顯示,台灣沿海22個點位採集的660顆養殖和野生牡蠣,體內總計有6630個塑膠微粒,平均來看,一顆牡蠣約有10個塑膠微粒,而且並非只有保麗龍,主要塑膠成分是 PET,也就是寶特瓶的成分,這意味著所有塑膠進入海洋都會變成碎片,牡蠣是濾食性生物,牠會吃到更小的微塑膠,而塑膠會吸附海洋中的毒素,透過食物鏈進入海洋生物體內,人類無論吃哪種海鮮都可能攝食到這些毒素,吃牡蠣不會挖除內臟,最後可能連塑膠一起吃下肚。

各地政府陸續推行替代浮具,試圖解決廢棄漁具的污染問題。 (海湧工作室提供)

替代浮具能拆彈嗎?

面對日益嚴重的白色污染,福建省政府今年野心勃勃出台《海上養殖轉型升級行動方案》,2023年底將全面淘汰養殖用泡沫浮球,由政府部分補貼,協助漁民換為較耐用的PE或PET浮球,台灣也著手推動替代浮具,台南和嘉義預計在2、3年內禁用保麗龍浮具,不過,微塑膠危機沒有因此「拆彈」解除。

林東良指出,保麗龍浮具的使用年限約為2至3年,目前台灣推行的替代浮具如EPP(發泡聚丙烯),使用年限大概也是2至3年,EPP仍會像保麗龍一樣破碎、成為難以清理的微塑膠,替代浮具的材質和耐受標準應該進一步研商討論,研擬符合現況的管理規範。陳人平認為,不管是PE、PET浮球,或是發泡塑膠,它都有破損和漂走的可能性,如果沒有健全完善的回收處理系統,那隻是把海洋垃圾從保麗龍變成其他塑膠而已。

「替代浮具只是其中一個方法,後續的回收處理也很重要。」顏寧以外國經驗為例,「韓國從2009年起鼓勵漁民使用環保浮球,沿海港口普設清潔船,收集廢棄保麗龍,同時廣設回收站和保麗龍減容設備,方便漁民回收,並加強漁民教育,從源頭到後端,透過完整的系統改善廢棄浮具問題。」

台灣海峽如影隨形的「白色恐怖」,光靠一支禁令,噩夢恐怕依舊揮之不去。

https://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luseqingbaoyuan/grn-10282021094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