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河川垃圾漂流實驗:用木片模擬淡水河漂流垃圾軌跡

逃跑的小木偶都流落何方了呢?4月中搭配潮汐與民權國中社團課程,我們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於台北橋丟下1000片編號的木頭,沒想到丟木頭對學生來說也是一個玩樂好時光。一片一片丟下的過程中,拿到號碼520的學生成了當日最幸運的孩子。

擱淺的不是木頭,是人

我們於隔日與學生們分別搭乘4艘手划船,在河岸兩側搜尋木頭。原來不是只有木頭浮標會擱淺,為了撈回貴重的衛星發報浮標,我們在乘船不到3小時也擱淺了,搜尋不到十片木頭就淪落到被動力船營救,堪稱當日效率最低,但承包最多笑點的團隊XD

當日一顆未尋回的衛星發報浮標,使我們在陰錯陽差下,發現浮標在夜晚玩得有多開心:自夜間漲潮後,浮標從原先擱淺的地方經歷了奇幻漂流,最終居然出現在比釋放點更上游的草叢中!

釋放木頭後的第二天,我們分成兩組團隊於淡水河出海口兩側:挖子尾沙灘及沙崙沙灘,尋找木頭及海岸垃圾量調查。與衛星發報浮標數據可以相呼應的是,下游的地方都沒有尋獲木頭,我們也推測遺失的木頭們或許多數都集中在更上游的地方。

今年異常有趣的淡水河浮標釋放實驗,除了讓部分團隊體會到生物擱淺的恐懼外(誤),也了解到在不同河段中,海水漲退潮影響的範圍,使我們能精進實驗規劃,期待明年與民權國中的師生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