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海保署向海致敬海岸清潔維護成果發表會

很多人好奇,向海致敬四年預算65億多,包含了哪些工作?海洋廢棄物有減少嗎?臺灣的微塑膠污染嚴重嗎?海鮮可以吃嗎?今天由海保署、環保署和漁業署,一一說明從2020年以來的成果。

環保署

  • 維護全臺海岸清潔,已清理12.6萬公噸海岸廢棄物(2020/5~2021/10)。
  • 2021年海岸廢棄物(海廢)較2019年減少四成。

海保署

  • 招募環保艦隊4,609艘、潛海戰將三千餘名,與地方政府合作淨海,清除海洋廢棄物累計達 1,849公噸。
  • 委託中央大學開發無人機影像AI辨識技術,可自動辨識寶特瓶、漁業浮球、保麗龍等海廢類別。
  • 委託工研院調查海漂垃圾,臺灣周邊海域海漂垃圾平均密度為 52.20±7.68件/平方公里,以塑膠類占 60%為最多數,以東北角垃圾密度較高。
  • 委託工研院調查海底垃圾,以潛水員用穿越線方式於 15處海域調查,垃圾密度介於 0-38,056 件/平方公里。今年已於熱點清除 47公噸多的海廢。
  • 委託工研院調查海水和生物體內微塑膠。河口海域的海水微塑膠濃度介於 0.018~1.027 個/立方公尺。生物微塑膠濃度介於 0.126~0.738個/克(濕重)。

漁業署

  • 刺網實名制。
  • 以替代浮具取代保麗龍。
  • 設置漁港暫置區,第一及第二類漁港共設置86處海廢暫置區,養殖廢棄物暫置區23處。